春季养生法—防病保健

时间:2009-06-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春天,气候转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风温、春温、温毒、温疫等,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有发生、流行。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视防病保健。

(1)肝病预防。

肝属木,肝病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早春发病率高。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流行是在1~4月份。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的病毒性肝炎分为五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其中甲型、戊型肝炎是经肠道传染、肝炎病毒随病人或健康带毒者的粪便排出,当人们饮用或食用肝炎病毒污染的饮水或食物时,即可导致人体发病。

春夏季,气候转暖,老鼠、蟑螂、一些苍蝇等传染媒介繁殖、活动增加;天气热,人们喜欢吃生水;新鲜水果、蔬菜大量成熟,生吃瓜果蔬菜多起来,以上因素造成甲型、戊型肝炎在春夏季发生。

防止上述肝病发生的办法是注意环境、饮食、个人卫生。如吃东西前及大小便时用肥皂及流行水洗手;实行分餐制,食具、饮具应个人单独使用、不混用;注意食品贮存、避免苍蝇、蟑螂等污染食品;不喝生水、饮用水一定要煮沸;保护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老鼠、蟑螂;若发现肝炎病人,还让病人住单独房间,其用具要煮沸。

至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因主要通过血液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切断血液传染途径。

有些慢性肝炎病人特别容易在春季复发,除注意休息和治疗外,现推荐一种外用保健袋《东方保肝健脾袋》,这种保健袋将草药、磁疗、按摩融为一体、使经络通气血畅、活血通络、理气止痛、保肝养肝、利湿解毒、提高肌体免疫力。不仅可以预防各种肝病,而且对各种肝病出现肝区痛、胸胁胀痛、食时腹胀、不欲饮食、口苦头晕、目眩、心情抑郁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2)红眼病预防。

本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好发于每年的春夏之际,一旦在学校、厂矿等集体单位发生,极易引起暴发流行。

红眼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左右。病后常有眼部不适和有异物感,眼多流泪,怕光及胀痛,眼结膜明显充血,球结膜发红,布满血丝、眼内分泌物增多。若为病毒感染所致,又可见眼睑高度水肿、脸结膜上有大量滤泡、患眼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严重的有结膜下出血、角膜发炎、视力模糊。

本病在治疗上须分清是细菌,还是病毒所致,若是细菌感染者,用抗生素或磺胺眼药水滴眼;属病毒者,可用盐酸吗琳双胍、疱疹净眼药水滴眼,每小时一次。

本病之所以造成暴发流行,主要是接触传染所致。因此,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切忌用手揉眼。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在游泳池游泳和到公共浴室洗澡。家里发现此种病患者,须用桑叶10克,菊花20克泡水代茶饮,以预防红眼病。

(3)腮腺炎的防治。

流行性腮腺炎在人口密切和居室通风不良的春季容易流行,其潜伏期为7~14天,多发于5~15岁的儿童,一些成年人亦有发病。本病初起症状是:全身疲倦、口渴、不安、有时高热可达39度左右,突出表现是耳垂周围腮部红肿、压痛、张口或食酸性饮食使唾液分泌增多时,疼痛即可加重。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呈明显红肿状。病程一般是1~2周。

由于本病的发生是腮腺炎病毒经病人唾液飞沫侵入口腔粘膜及鼻粘膜产生繁殖,进入血流后即形成病毒血症,所以本病在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口较多的电影院、市场等公共场所去。健康儿童一定不要去接触病儿,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

若确诊为腮腺炎,就要被隔离,一般为三周时间,因腮腺炎病毒对紫外线极敏感,照射半分钟即可被杀灭,故对病人衣物、被褥要常日晒消毒。病时即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些,每天要用2%淡盐水漱口。内服板兰根冲剂,在肿胀腮部外敷“如意金黄散”,亦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高热时须加服退热剂。

(4)春天“困倦”的防治。

春天,人们常感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道理何在呢?

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而到春天,由于天气变暖,大地复苏,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当稳定的,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天日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使人感到困倦,爱睡觉。

春天困倦虽不是病态,但因为影响到学习和工作效率,必须设法涂除。措施是:

第一,注意睡眠,即晚上不要太迟入睡,早晨不要贪睡不起,正如俗话所说:早睡早起精神好,这样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这种冬春季节的血液循环变化。亦有人主张增加睡眠时间来解除春困,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睡懒觉并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惰性,使人越睡越懒。成年人每天8小时,中学生8~9小时,小学生9~10小时就可达到休息目的。而且这个时间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并不需要这么长睡眠。此外,春天还不宜过多“开夜车”,以免诱发或加重春困。

第二,重视锻炼,因为体育锻炼能大大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故能有效地防止春天的困倦。目前,气候逐渐转暖,尤其在冬天长期紧闭室内的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多到大自然中活动,如放风筝,爬山,郊游等,都能使您精神振奋,浑身充满活力。原因是运动改善了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了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此外,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等,亦有益于解除春困。当出现困倦时,可利用音响,触碰等,给自己一定的刺激,这样能改变人体内在节奏,使大脑中枢神经迅速进入清醒状态,从而使困倦得以消除。

(5)当心“春寒伤人”。

春到大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然而早春却寒意正浓,人们仍觉得很冷,所以,群众中有“春天冻人不冻水”的谚语。原因何在?

第一,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了春天多风的天气。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觉得更加寒冷。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当气温在0℃以上时,如无风时为10℃,若是三级风刮来,使人感觉气温只有5℃,在五级风时,人会感到气温像0℃一样;而当七级风时,人就会感觉和零下3℃时相同。通过上述实验,说明了气温在零上时,风力每增加二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这种看起来似乎天气暖和了,而实际上人们仍感觉相当冷的情况,在初春季节尤其明显。

第二,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热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光,但空气直接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很少。原因是太阳光的能量首先被地面吸收,转化为热能再由地面将热量传送给空气。所以,白天越是靠近地面,空气温度就越高些。冰雪冻土在阳光照射下融化得也早一些。但冰雪冻土融化过程中又需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使得地面温度不可能上升得很快,以致人们仍然感到寒冷。

有鉴于上述原因,春天除了防止风邪伤人,亦需要防寒,尤其是在早春时节。古语道:“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就是提醒人们当心春天里的“冬天”。就拿脑血管病来说,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峰皆在每年1~2月份。统计分析认为,这与月平均气温、气压对目对湿度的变化关系密切。大气中温度和相对湿度低。气压高,气候干燥,体表蒸发快,体内的红血球积压和血液粘稠度就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加止血管收缩的时间相对延长,故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

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防寒保暖。因为气温变化是脑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寒冷时脑血管患者发病率高。由于春寒、温度低,体内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导致脑血管溢外。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时盖的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原则;衣服不要脱得太快。要多饮茶、多喝姜液、食用菌汤。多吃草菇、香菇、平菇、蘑菇等汤菜。原因是:茶叶中的茶色素可以对抗纤维蛋白元、防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在黑木耳中含有一些妨碍血液凝固的物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液迅速凝固。香菇等含有香菇嘌呤碱,可降低或抑制胆固醇吸收。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年轻姑娘由于爱美,往往在早春三月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装,这样很不好,因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春季防病良药板蓝根
  • 下一篇:专家指出春季防病的四要
  • 无相关信息
    健康知识

    健康图文信息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消费新选择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