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考察过亲子互动的误区

时间:2009-07-0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助孩子找到了处理行为结果的办法,让孩子学习了自我负责。所以,对于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父母想要孩子改变,就得让他认识到行为的后果。

  主持人:父母B可以回家后让点点与自己一起清理衣服和裤子上的“污迹”,让点点在清理过程中体验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起应有的责任,学会弥补与改正的途径,得到“自我负责”的锻炼。

  陈教授:“自我负责”确实是孩子改善行为的关键问题。当父母与孩子站在一起,支持、帮助他去弥补过错时,孩子能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孩子与同伴发生了冲突,把对方的头打破了,这时,即使你再把自己孩子的头打破来补偿也无济于事了。重要的是怎样帮助孩子去弥补过失,从中学习与同伴相处的规则!

  主持人:相对以上两种亲子互动典型方式,还有其他方式解决点点的问题吗?

  徐博士:当然有,像“预防”就是一种亲子互动的典型方式。但是,

  “预防”会让孩子变得软弱无能

  陈教授:采用“预防”方式的父母可能会这样做:在没有到水坑之前,就提前将点点抱在身上,远远地绕过水坑,让点点根本无法接触水坑,“踩水”问题不就没有了?

  习惯用“预防”的父母,实际上是将孩子“监控”起来,尽可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做。”这种方式现在还非常盛行,以致使年幼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更不会处理与小朋友的交往。一旦习惯了“预防”的孩子,会逐渐变得软弱无能。

  主持人:小昊天的故事可以把“预防”的弊端描述得非常清楚。

  爸爸妈妈最怕昊天自己动手,你看:早上穿衣服,只要昊天自己来,就会很慢,结果就要迟到,所以从来都是妈妈急匆匆地给他穿衣;吃饭,如果他自己来,谁知道会到几点,于是奶奶负责“喂”;到外面去买东西,一不小心就可能感冒或者弄坏东西,于是干脆爸爸将玩具柜台上的东西偷偷照下来(有几次差点被当作“商业间谍”),拿照片回家让昊天挑选......像倒水、洗脸等等,当然更不能让昊天干了。就这么,不知不觉昊天7岁入学了,结果天天出状况:今天上课弄翻铅笔盒,明天下课碰伤同学;一会丢了这个,一会又忘记那个......

  陈教授:其实就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而言,根据研究,主要有

  10种不当养育方式

  1.消极拒绝:对孩子漠视、放任、不关心;

  2.积极拒绝:对孩子体罚、苛求、威吓、虐待等;

  3.过度严格:严厉、顽固、强迫等;

  4.不当期待:对孩子过高期待,表现为“望子成龙”;过低表现为什么都“无所谓”;

  5.干涉过多:对孩子不信任,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等过多阻止、干扰;

  6.过度不安:对孩子有不必要的担心,不信任;

  7.溺爱:对孩子过分喜爱、纵容、迁就等;

  8.盲从:对孩子有求必应,没有原则;

  9.矛盾:对孩子的同一行为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比如同样是踩水,今天高兴没有责骂,明天不高兴就暴打一顿;

  10.不一致:在孩子教养上,很多时候父母双方意见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

  孩子同样的行为,不同养育方式的父母就会有不同的反应,父母不同的反应又会进一步影响孩子后继行为,这就是亲子互动。

  主持人:最后,请徐博士给被孩子行为问题所困扰的父母出出主意。

  徐博士:解决孩子行为问题有3种方法

  第一种:告知与防范。

  将你认为应该让孩子知道的事情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

  对于年幼的孩子,你怕他烫伤、触电或者吃下不该吃的东西,最好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不可能接触到,比如:放在高处、全面包装、锁入柜子等。

  第二种:询问与原谅。

  你不可能预想到孩子可能做的所有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什么都让孩子明白,即使某个道理孩子知道,也会因为缺乏直接体验照样去做。这个时候,你首先要学会“询问”原因。

  “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很想知道这样做,有什么乐趣?”

  “你能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吗?”

  “爸爸妈妈可能什么地方疏忽了,你能告诉我吗?”

  在询问的时候,最好先假设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这样会减轻孩子的紧张与担心,而让孩子觉得你很亲切。千万不要用“定罪”的方式去问孩子:

  “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知道肯定是你故意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你知道错了吗?”

  这样的问话,只会让孩子害怕、拒绝、逆反,因为分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孩子身上,而且不容解释。而“询问”的真实目的是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解孩子的思维轨迹与内心需要,不是要再次证明“孩子,你错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询问都能得到答案的,因为年幼的孩子根本还不会解释,所以,即使孩子不能给出合理的理由,你也必须学会“谅解”。

  多给孩子一点时间,等待他告诉你“为什么”。

  第三种:弥补与共同改变。建议学学荧荧妈的做法,让孩子知道了错,更能有机会改正错误。

  主持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要理想地解决孩子的具体问题,你还可以到专门的儿童咨询机构,找专家一起讨论如何与孩子互动,效果会更好。

  最后,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

  主持人:本刊编辑部

  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陈国鹏(心理学教授)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 徐浙宁(教育学博士)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服用膏方的几个误区
  • 下一篇:早期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 无相关信息
    健康知识

    健康图文信息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消费新选择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