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表面抗原阳性的急性肝炎就一定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急性肝炎就不是乙型肝炎。
临床上经常碰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伴有黄疸和谷丙转氨酶升高,医生很自然会考虑到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但黄疸和谷丙转氨酶升高是非特异性的、只要肝细胞受损害导致肝功异常时就可出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如感染上其它类型的肝炎或合并某些细菌,立克次氏体感染等所致肝炎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所以不能单凭患者表面抗原阳性这一点就简单地诊断为乙型肝炎,而应根据原发病不同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得出正确诊断,以免误导治疗。
表面抗原阴性的急性肝炎也不能轻易排除乙型肝炎的可能性。因为有的急性乙肝患者其表面抗原滴度低、消失快,若检测方法不灵敏则易漏检。
此时应对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有条件的还应检测HBv DNA, DNA一P等项目 的检测,它们才是乙肝病毒感染最特异、最灵敏、最直接的指标。
误区二 用表面抗原滴度的高低来判断传染性的有。
无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含病毒核酸,故表面抗原本身并不具传染性,而其滴度的高低也不能代表传染性的有无。但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不论其滴度高低都可能含有传染 剂量的病毒颗粒,有人把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的血清稀释千万倍后仍具有传染性,此时用灵敏度很高的方法来检测表面抗原都是阴性。
因此,即使血清表面抗原阴性也不能排除有传染性的可能。目前已证实在表面抗原阴性患者的血清和肝组织中仍可查到乙肝病毒DNA,则仍具有传染性。
误区三 把表面抗原滴度的高低作为评价病情和疗效的指标。
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其滴度可经常波动,滴度和病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不少表面抗原滴度相同的人,他们可能是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也可能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肝癌。
所以既不能用表面抗原滴度的高低来判断肝炎的病情,也不能用它来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真正有效的临床药物应有利于表面抗原、e抗原、多聚白蛋白受体、乙肝病毒DNA及DNA多聚酶等病毒标志物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