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这便是“木桶原理”。“木桶原理”常用于衡量一些事物,比如,美国曾发生过宇宙飞船失事事件,可以肯定地说,飞船升空前是进行了不只一次检查认为合格后才发射的,但也可以肯定地说,一定有不到位的地方,那就是木桶上的那块短板,就是失事的原因。我国有句成语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之毫厘”在这里也可看作是木桶的那块短板。
“木桶原理”用于指导养生也是很合适的,因为养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就像要使木桶盛水多,必须木桶上的木板都一样长才行。
举个例子,邻居55岁的陈先生,自感身体无病,可是健康体检时却查出了高脂血症和高血压。他问我:“我这样的身体为什么还会有病?”我说:“您已到中年,身体上的各个‘部件’已运转多年,它们不会永远不出毛病,查出疾病来是完全可能的,早发现早治疗是好事。”
对看似健康的中老年人,健康体检可帮助受检者找到“木桶”最短的那一块,及时“换掉”或“加长”(指治疗),以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再举一例,一老人听说慢跑可强身健体,于是每日进行慢跑锻炼,乐此不疲,且越跑时间越长。有人劝他检查一下身体。他不但不听反说慢跑可治百病。结果在一次慢跑时,心脏病突发而猝死。此例“木桶”短板就是心脏病,故锻炼要全面考虑,不能“单打一”。
养生保健之道的精髓,就是及时发现并修正“木桶”上的那块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