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确,女性是社会所有方面的组成部分,妇女担任多重角色(妻子、母亲和其他人的照顾者),这使她们有较高发生心理精神障碍的风险,因为她们有可能要面对严重的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和性暴力等处境。女性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故不重视妇女精神健康将带来有害的社会和经济后果。而青年期、孕期和产后以及更年期则是女性心理精神障碍的高发阶段,下面就这女性三个阶段的生理特点谈如何加强女性的心理保健,希望能给女性朋友带来帮助。
青年期
青年期是指19-25岁的年龄期,这个时期是心理逐步完善和适应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年女性迈入社会,要经历生理、心理、家庭、学习、恋爱婚姻、职业选择、前途追求等各种过程,容易出现不适应、不协调、不理解等心理问题。
1.青年期女性的基本心理特征:身体发育成熟,进入成人期;心理发育趋向定型化,形成独特的人格特征;性意识产生,性生理和性心理成熟,进入恋爱婚姻、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
2.青年女性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A.社会适应障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工人下岗、工厂倒闭的现象,特别是女性工作更难找的局面,或者出现专业不对口,单位不理想的情况,均可能诱发各种情绪障碍。B.人际关系适应障碍。由纯洁的学生时代进入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会使青年女性不知所措,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给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埋下隐患。C.自我意识出现并强化产生的问题。自我意识的出现,女性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表现心理和反抗心理,如她们认为父母的关心是妨碍了自己的独立。她们的模仿心理强,对时尚极为敏感。D.性心理。对异性产生好感,但对交友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主观印象,更多的是冲动和幻想。
3.要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青年女性要积极对待人生,遇到问题不冲动,看问题力求全面。加强思想个性修养,增加自控能力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不断探索最佳的适应和心理调节方法。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关键,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不传播是非,不滋生事端,对上级要尊重,对同事要友好。
孕期
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情绪困扰的孕妇,往往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引起合并症,严重焦虑的孕妇经常伴有恶性妊娠呕吐,可能导致流产、早产、产程延长和难产。
1.孕期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怀孕早期出现的早孕反应以及随着胎儿的长大给孕妇带来的行动不便,有些孕妇会感到难受和后悔,认为自己不该怀孕,易烦躁、发脾气,甚至迁怒于家人。
2.怀疑与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往往是由于对胎儿的期望值过高引起的。有些孕妇担心不顺利分娩或不能生一个健康的婴儿,甚至担心在分娩时发生意外而死亡。这些心理活动在分娩临近时表现得尤为强烈。
3.生男生女产生的压力。虽然我们国家在破除封建观念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一些家庭抱着生男好的观念,并给孕妇灌输相应的思想,使孕妇从怀孕开始,就担心自己生下女孩而遭到家人的嫌弃。
4.家庭对妊娠期的过度重视,同样会使孕妇出现心理改变。许多家庭对孕妇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与要求都给予足够的关心与满足,因而使某些孕妇产生自骄自怜的心理,稍有不满就发泄怒气。
妊娠期的心理保健,首先社会应提高对孕期心理的重视,积极引导孕妇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家庭的和睦,夫妻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也是孕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另外,孕妇自身也应进行心理调节,怀孕期间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是正常的,要以平常心对待这些变化,保持平和、开朗、活泼的良好心理状态。
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性腺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波动,失眠,多疑,易疲劳,多愁善感等情况,对各种细微的躯体疾患和精神刺激都比较敏感。
1.更年期女性大部分是单位里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与同事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人际关系复杂化,容易使矛盾激化,造成个人心理障碍。
2.家庭内部协调问题。更年期女性工作均十分繁忙,但需要同时处理好夫妻关系、子女关系、老一代的生老病死,亲朋好友及婆媳邻居关系,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常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容易产生家庭内部矛盾。
3.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许多危害健康的身心疾病开始萌芽。这些疾病大多与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更年期女性要保持健康的情绪,培养良好的个性,要正确对待和认识客观外界变化及自身变化并积极地去适应它。积极改善家庭内部的关系,要重视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必要时可作出适当的牺牲。教育子女不要一味地批评、打骂,要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子女走上正确的道路,顺利度过心理危险期。另外要重视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有节制,有规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等。防止年轻人心态,做事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