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全国各地各种名目的学习班和补习班火爆起来,为了孩子成才,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报班,少则一个,多则四五个。这样大力投资智力教育,孩子果真能成才吗?中国青少年的自杀比例在自杀人群中最高,这是否意味着注重智力教育的同时儿童心理教育的严重缺失?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大科主任郑毅教授。
笔者:家长越来越舍得在教育上投资,即使假期孩子们也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这样做真能使孩子成才吗?
郑毅: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要成才,智力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孩子成才,除了躯体健康、智力开发以外,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国外权威机构对“天才儿童”的定义第一点是“智力正常”,而不是“智力超常”,因为真正成才是智力水平、创造性、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智力只是其中一部分。智商高,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很多大学生自杀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
过于超前的教育,孩子不但无法接受,还会成为不良刺激,造成孩子觉得上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出现厌学倾向,这是不正常的。
笔者:相比智力投资,从家长到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投入确实很不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为此负责?
郑毅:家庭教育是第一原因,家长缺乏科学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我们所鼓励的早期干预,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重视关键期,即敏感期的教育,比如在社会规范敏感期,教孩子懂规矩。但家长恰恰忽视了敏感期教育,以为孩子小,懂社会规范是大人的事情,就导致孩子不懂规矩,以自己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长大以后,如果遇到困难很可能出现极端反应,或者遇事退缩,或者出现攻击性行为。
媒体也负有责任。缺乏正确引导,大炒智力开发,神童、天才儿童的报道,速记、速算等学习方法的大力推荐,用个别的例子把大多数人引入误区。
社会的科普宣传也不到位。国外心理健康的书籍都是大科学家写的,很有价值,而中国就少有大科学家写科普读物,非心理健康专业的人写的读物又不系统。
中国有4亿儿童,目前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却不足100人,同时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大医院的心理门诊,十几元就可以挂一个专家号,而去医院咨询的人,远远少于去那些收费昂贵又不是心理专家开的小诊所。这说明目前市场不规范,同时人们观念还没有扭转,觉得看心理医生是见不得人的事。
笔者:过去我国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确实不够,但是近几年也有了一定好转。要建设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应该从哪个方面做起?
郑毅:我国近几年接受了国际上“全面健康”的概念,认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都健康才是健康的人,规定各个医院都要有心理门诊,三级甲等以上的医院都要有心理科,现在这些硬性机构基本有了。
心理健康要以预防为主,媒体应该通过各种正确的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比如在初中生订阅的报纸杂志上,在《小学生报》上,正确地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至少提供给大家一个正确的就医渠道,不能把问题耽误了。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请专家做顾问,甚至制定硬性规定,比如各个学校都要有心理医生,至于缺乏相关人才就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重要的是先有这个意识。另外,父母应该多学习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尤其是最基本的知识。
笔者:心理健康听起来比较抽象,是否检测起来有很大难度?治疗方法是什么?
郑毅:检测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难,就像不同年龄段都有一个大致的身体指标一样,心理健康也有。家长只需要做几个题,对照一下孩子的情况即可。
一般采取综合治疗。如果问题是急性的,开导一下,几天就好了。如果是慢性的,要采用药物、心理、家庭和学校的综合治疗,同时要注意防止病情反复,这一点非专业医生开的小诊所就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