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09 来源:寻医问药 作者: 我要纠错
植物神经性癫痫又称间脑癫痫,是指发作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癫痫发作类型,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一般不伴有抽搐。间脑癫痫,是指这个部位病变引起的发作性症状而言,实际上病变并非累及整个间脑。植物神经涉及人体各个体系,所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人统计,本型占全部癫痫发作类型的 8.4%,男女之比为3: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9岁最多。以主要症状命名的还有"头痛型癫痫"、"腹型癫痫"、"再生性呕吐"、"肢痛型癫痫"、"眩晕型癫痫"等。
一、 临床表现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是发作性的,而且是可逆的。症状表现常常涉及多个系统,如胃肠发作表现为口腔唾液分泌增加,胃肠有不适、沉重感、恶心、呕吐、觉气上升至咽头,或有腹痛、肠鸣、腹泻;心血管系统发作表现为心率增快或变慢、心悸、血压发生变化、皮肤青紫、潮红、苍白等;呼吸系统发作表现呼吸性增快、急促、迟缓或停止,咳嗽、喷嚏、支气管分泌增加等。其它异常如头、肢体疼痛、感觉过敏、头晕、耳鸣等。发作时持续数秒致数分钟,间歇期无任何症状。
二、 常见发作类型的中医论治
(一) 腹型癫痫
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性腹痛,部位多在脐周围或上腹部,少数可放射至下腹部,疼痛很剧烈,有如绞痛或发割样,持续数分钟或几个小时以上。少数患者发作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但很少完全丧失意识。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多数病人在发作后有疲倦、嗜睡、深睡。发作频率一日数次或数日一次不等。同一病人每次发作出现的症状、症状出现的顺序及伴随症状基本一致。本病儿童多见,常有家族遗传史。脑电图可以出现阵发慢波、棘波或棘波爆发。应用抗癫痫yao物治疗有效。
中医文献中《诸病源候论》指出"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伤于风冷,邪气入胞,伤儿脏腑。故儿生之后,邪犹在儿腹内,邪动与正气相搏则腹痛,故儿躯张蹙气而啼",明确提出了有些痫病腹痛的特有症状。
对腹型癫痫可按中医腹痛证进行辩证治疗,兹引用《景岳全书·心腹痛》和《临证指南医案·腹痛》以资参考。
《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凡三焦痛证唯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都是暴痛者多有前三证,渐痛者多有后四证。"
《临证指南医案·腥痛》:"腹处乎,痛因非一,须知其无形及有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先得其要矣。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食滞症瘕虫蛲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审其痛势之高下,辨其色脉之衰旺,细究其因,确从何起,大都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夫脏有贼之情,非比腑病而以通为用也。此通宇,勿执攻下之谓,古之建中汤、理中汤、三物厚朴汤,及厚朴温中汤,各具至理,考先生用古,若通阳而泻浊者,如吴萸汤及四逆汤法,清火而泻郁者,如左金丸及金铃散法,开通气分者,如四七汤及五磨饮法,宣攻营络者,如穿山甲、桃仁、归须、韭根之剂。及下瘀血汤法,缓而和者,如芍甘汤加减及甘麦大枣汤法,柔而通者,如苁蓉柏子肉桂当归之剂,及复脉加减法,至于信滞消之,虫扰安之,症瘕理之,内疝平之,痧秽之候,以芳香解人,偏积之类,究其而治之。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小儿啼》在列举小儿啼的治疗时,除选用温中的白术丸(白术、干姜、人参、炙甘草)等方外,还选用了针对"啼惊痫"的马齿矾石丸(马齿、矾石烧作灰、细研,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以及牛黄丸(牛黄、代赭石、麝香、牡丹皮)。
腹型癫痫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植物神经性癫痫,以儿童为最多见,临床以发作性剧烈腹痛为临床特征。以突发性、反复性、自解性等为痫病发病的一般特点,病程长,;其证治规律不同于一般性腹痛。多以脐周或上腹部剧烈疼痛为核心症状,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为常见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等。笔者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脑。病理机制主要责之于气、痰、虚。脾虚痰阻,中焦气滞,故发腹痛,若痰气上逆,蒙蔽清窍,则合并意识障碍。痰气骤聚骤散,若痰静气顺,则发作渐止,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和自然缓解性。治疗不可偏执一端,痰自脾生,健脾则绝生痰之湖,治痰先治气,气行痰自消,所以该病类以调气合中为治疗大法。临床在分证论治的基础上,多配以橘红、炽壳、厚朴调畅气机,加川芎活血行气,芍yao、甘草和中缓急。
(二) 周期性呕吐发作
是指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植物神经发作,此发作可作为儿童癫痫的唯一症
相关链接:王文清主任于1986年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内科的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她从中西医角度全方位掌握了癫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小儿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康复,并将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创出整套“无毒定痫绿色疗法”及“益脑安神”疗法体系,系统地调理身体机能,从而全面铲除病根,治好癫痫、抽动症、多动症等各类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并有效防止复发。
擅长诊治:癫痫、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情感交叉摩擦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