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如何保健

时间:2009-06-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秋冬交接之际,一些与天气、气候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开始“探头探脑”,向人体发起猛烈“袭击”。日前,记者从省城几家医院获悉,近两天,除了感冒,前来就诊的心脏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也明显增多,其中因以前患有心脏病史而不适应天气变化引发心肌梗死等导致死亡的大有人在。

秋去冬来,此季成为心脏病、支气管炎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的危险多发期。对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保健科主任医师朱振铎特意提醒,“危险”在即,人们大可不必消极等待,完全可以通过天气预报,巧妙地“破译”疾病发生的预兆,从而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心脏病患者“忌”大意

从省城各大医院的就诊情况来看,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据了解,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从往年发病情况来看,每一次出现持续期较长的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过程中,都会有一次明显的心肌梗死发病高峰。相比之下,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天气变化时,要注意自我保健,加强防范措施,同时切忌不要在寒冷的清晨去锻炼身体,并且不要过度疲劳。

最后,朱振铎医师还特意提醒,当前天气冷热不定,气温忽高忽低,尤对心脏病患者不利,为此千万不要麻痹大意,除按时吃药外,还要注意因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而引发的各种先兆,比如说牙疼、胃疼或者背疼,凡是有类似症状出现时,心脏病患者们就要注意了。

慢性支气管炎“要”防寒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期,慢性支气管炎多在寒冬时节复发。但是,朱振铎医师又指出,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不只与气候有关,其病情的加重或复发也与天气有关,也就是说,秋末冬初也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危险期。

为防患于未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首先是要注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随时增添衣服,采取御寒保暖措施,千万不能感冒,因为感冒是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其次是注意按时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最后应注意平时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高血压患者“巧”服药

秋冬交接之际,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如何科学治疗高血压、预防因服药不当而诱发脑中风便显得尤为重要。

朱振铎主任告诉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注意不要大量服药、骤然降压,一些患者因血压太高便急于求成,大剂量服用降压药,或不遵医嘱服用并不适合自己病情的高效降压药,殊不知骤然降压使血流速度减慢,大脑供血便会产生严重不足,其血液的粘稠度迅速增加,血小板及纤维蛋白便沉积而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而发生中风。其次是慎服大剂量利尿药,患者应谨遵医嘱服用利尿药,此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人体内大量失水,血液高度浓缩,其粘滞度便会增加,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低血压、高粘滞度而致的缺血性中风。再就是慎用大剂量或较强作用的镇静剂,过强镇静的药物同样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而使脑组织血流减少、缺血、缺氧而中风。

胃病患者“慎”出行

十二指肠溃疡具有季节性发病倾向,好发于秋末冬初。

朱振铎医师说,秋冬季节,对于患溃疡病的人或老胃病患者来说是不适合旅行的,因为胃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在秋冬和冬春交接季节最容易复发。此外,由于天气急剧变化,气温骤降,使人体胃酸分泌和黏膜阻力有所改变,往往引起溃疡病的发作,所以,胃病患者除了注意保暖外,还不能食用冷食。

预防干燥多喝水

秋冬交替,要想保持面部皮肤富有弹性、柔软娇嫩,就得给皮肤以充足的水分,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多喝凉开水。研究表明,开水自然冷却到20℃—25℃时,有很大的“亲和性”。医学界还发现,凉开水能使皮下脂肪成为“半液态”,从而使皮肤显得柔嫩健美。凉开水还可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因而使皮肤显得红润。想喝凉开水美容的人,原则上每天应喝8大杯(每杯500毫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冬季健身
  • 下一篇:保鲜膜抗寒不可取时尚女孩还要另觅保暖高招
  • 无相关信息
    健康知识

    健康图文信息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消费新选择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