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再社会化问题

时间:2009-08-0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1~1.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化”,指的是个人通过学习、认同社会文化准则,确立起与这些准则相一致的心理结构,以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自然人经由特定社会文化模塑,转化为一个能适应现实社会文化准则、参与社会生活并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质言之,社会化就是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准则、知识体系和行为、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已的认知尺度、意志尺度和情感尺度,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1~2.长期以来,社会化被认为只是青少年的事,但从人格毕生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理应被视为一个贯穿于社会成员全部生活历程的终身过程。

人格的形成并不等于人格发展的结束。事实上,人格是一个随主、客观因素改变而不断组建的动态物。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如制度的改革、生产方式的变化、环境的变迁等),或个人生活发生重要转折(如结婚、离异、丧偶、搬迁、退休、疾病、衰老等),从而要求主体人格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环境和新关系时,不论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就都会面临一个继续社会化的问题。

社会化,对老年人“社会再适应能力”的获得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人格发展是连续的,但这一连续过程又表现出与特定生命时期密切联系的阶段性;各阶段在生活和适应方式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人们以退休为分界线,骤然跨入“老年”群体行列的时候,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急剧变化,便将各种社会再适应的任务尖锐地摆到了他们面前。有效的老年社会化,是人们向老年期顺利过渡的保证。有关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在于其继续社会化的完善与否:凡能够积极进行自我调整,迅速建立起新的角色以代替失去的角色,主动掌握相应知识、技能和规范,保持与家人、社会的和谐关系,并能为自己提供较高活跃水平机会的老人,都能达到社会再适应,获得生活的满足;反之,凡固守原有角色心态,拒绝再社会化的人,则必然与周围的现实生活环境格格不入,遭受孤独感和自我失落感等消极心理的折磨,加速心身老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日益丧失作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主体能力,蜕变为一个无法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自然人。

1~3.老年社会化的阻力,除了经济、生活境况和交际范围等方面发生变化造成的客观原因外,主要还在于老年主体的自身障碍。具体说,这类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动机丧失。生活目标是个体继续社会化不可缺少的动机因素。就老年人的心愿来说,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角色仍然是他们对自我形象的最高期待;而退休带来的丧失职业身份的现实,却往往使他们感到自己已被社会无情地剥夺了实现这一期待的机会。面对似乎已失去预期价值、乐趣和魅力的生活,他们心灰意懒,无所事事,看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积极目标,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重新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在这样一种消极、被动的精神状态下,个体继续社会化势必会因动机缺失而难以顺利进行。

②自卑情结。不少老年人难以承认“闲暇身份”的合理地位,看不到这一身份具有任何积极的社会功能,从而将退休视为自己积极角色和社会人格的终结。这一错误认识势必导致退休人员的角色意识中断,造成“认同危机”,时时事事处处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感到窘迫,从而陷入自卑状态。这种消极情绪,又因主体对心身衰老的片面关注,因受到歧视老年人的传统偏见(如认为老年人只能扮演失去社会意义的消极角色,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无可奈何的负担,老年人思维迟钝、观念保守、性情孤僻、不近情理等)的压力,而不断得到强化。在这种自卑情结支配下,主体一方面高度敏感,疑神疑鬼、戒备森严地捍卫自己的“尊严”,一方面躲避外部环境的刺激,退缩、胆怯,自我封闭,失去进取心。显然,不破除这种自卑情结的人,是难以顺利进行老年社会化的。

③心理定势。经过大半生的生活磨砺,老年人无论是在认识还是在意志或情感方面,都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即主体预定活动方向的整个心理状态。其特点是,主体要求新的活动符合自身固有的思维、价值、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惯性模式)。从消极影响上看,心理定势具有很强的滞后性,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它往往使主体表现出固执、刻板,墨守成规、缺乏应变能力等个性特征,阻碍主体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方法,去积极地适应变化着的世界。特别是在老年期生活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它常常成为老年人完成角色转换的巨大心理障碍。不改变僵化的模式,消除心理定势横亘在主体与现实之间的樊篱,个体就难以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完成老年社会化。

2~1.老年社会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自我认识。首先,老年自我认识要端正对老年人社会地位的认识。老年人应当理直气壮地肯定自己退休后的闲暇身份,肯定这一身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积极的社会角色。老年人已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并继续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不但理应受到社会尊重,而且应当自尊自重。只有端正了自我认识,老年人才能同社会偏见及自己头脑中的老年歧视观念做斗争,克服自卑情绪,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其次,老年自我认识还包括对老年生理和心理常识的了认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仅仅是社会的事,而且更要靠老年人自己的努力。了解老年生理、心理常识,可以帮助老年人对自己的心身状况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安排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特点。例如,有关老年生理、心理研究表明,智力的全面衰退与年龄的关系,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密切;老年人的心身变化也并不都是由于生物老化和智力衰退造成的,经济、生活状况和社会角色、交际范围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精神面貌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心身,常常会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认识到这一点,老年人便可以提高自信心,保持并改善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营建既符合老年心身特点又富于个性化的积极生活方式。

再次,老年自我认识还包括对自己身体、精神状态,对自己社会角色及所处社会环境的认识。老年人心身状态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其个体社会环境和角色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一位老人都应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在全面了解自身主体能力和客观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基础上,扬长避短,选择对自己来说即充实又可行的生活目标。

②生活技能。生活的内涵丰富多彩,退休后的闲暇,为老年人重建新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新的老年生活,要求主体掌握新的生活技能,而对新技能的掌握,又是使老年生活大放异彩的保证。例如。合肥军分区的一位离休干部,原来对日语一窍不通;离休后经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日语翻译,还收带了一百多名学生。

除了“奋斗—工作型”的生活技能外,老年人还应学习“情趣—适应型”的生活技能。练字、习画、养花、喂鸟、打太极拳、作健身操,直至含饴养孙、料理家务等等,其间都充满了老年生活的乐趣;而要充分享受这些乐趣,就需要掌握许多自己过去不曾具有的新技能。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心身状况不断发生变化,要适应这些变化,也有许多相应的技能需要学习,以提高自己主体活跃和养生护理的水平,增强生活能力,延缓衰老过程。

总之,在整个老年期间不断地学习新的生活技能,老年人就能主动把握和改善自己的命运,做人生道路上的强者。

③角色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据有某种特定身份、地位,并按照与该身份、地位相适应的预期行为行动的个人,即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有一套相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这些标准规定着个体在扮演该角色时必须遵守的规范。角色,可以说是社会对个人职能的划分,它不仅标定了个人的身份,而且指出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所有这些角色都不是个体自己主观认定的,而是社会客观赋予的。老年人所处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的改变,使他们失去了某些原有角色,接受了另外一些不得不接受的新角色。在此情况下,若要继续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老年人就必须进行新的角色学习,以期胜任自己的新角色的角色扮演。

新的角色身份,要求角色扮演者遵守新的角色规范。社会对不同角色权利、义务、机会的不同分配,使人们对老年角色抱有新的行为期待。在老人职业身份解除后,家庭成员自然会希望他们能更多地承担起一些家庭义务,如对老伴更加体贴,对子女更加关爱等等。对新角色规范的把握和认同,往往会转化为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良性内因。

老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保持自己与原有人格的一致,要刻意坚持自己原有人格中的积极成分。角色的改变,不意味着人格和人生哲学的蜕化。长期培养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老年人的角色变化
  • 无相关信息
    健康知识

    健康图文信息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消费新选择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