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09 来源:寻医问药 作者: 我要纠错
怎样分析癫痫灶定位的检查手段?对于大发作可使20%左右的病人诱发出癫痫放电波。对于癫痫灶定位的检查,与其他疾病相比,除一般全面、完整的全身体格检查以外,对癫痫患者还应做更严密的检查手段。
致痫灶的定位准确与否,是癫痫病手术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癫痫灶定位的手段主要有:癫痫发作的临床资料、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另外还有一些新的检查手段可以用于癫痫灶的定位。
对致痫灶的定位,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前提。若不能确定致痫灶,就谈不上手术治疗的准确目的,也不会有预期的疗效。由于近年来新的诊断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无创伤性的脑功能性检查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对致痫灶的诊断能力。但目前尚无一种单一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决定性的定位信息,理想的检查手段应该是低风险性和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并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后(由不同学科的医师在双盲的前提下分别得出结论)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和范围,同时还要评价该区域的损害是否会引起不可接受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数检查相当安全或有很小的危险性,但有些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选择的顺序上应首先选择安全度高的方法,当然,针对部分患者,也应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
根据检查手段的风险不同,可简单分为创伤性检查和非创伤性检查,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正逐渐由非创伤性检查替代创伤性检查。某一种检查手段往往只能反映癫痫发作起源的某一侧面,综合起来包括发作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查,脑功能检查,解剖结构检查。癫痫灶定位的常用检查手段如下:
分析癫痫灶定位的检查手段一:其它较新应用的定位方法
1、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MRS是测定组织内化学成分唯一的一种非损伤性技术。在高场强的磁共振设备中,加在原子核上的强磁场对所测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及相邻原子中的电子都会产生影响,外加磁场对电子的作用会引起原子核位置的微小变化,即所谓“化学位移”,使具有固定空间的共振原子核所产生的频率发生微小变化,这样在MRS的波谱中将会出现不同的波峰。
目前主要应用于对海马硬化的诊断。虽然MRI通过对海马容积的测定可有效诊断海马硬化,但对于轻微海马硬化或病理改变严重但体积变化不明显的病人以及海马神经元缺失后胶质细胞增生导致海马体积变化不大的情况,则不能有效确诊。研究证明,几乎所有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均存在于神经元内,成熟的胶质细胞中不含NAA,而肌酸(Cr)和胆碱复合物(Cho)主要位于胶质细胞内[11]。只要存在神经元缺失的病理改变,就会表现为NAA/(Cr+Cho)的减少。MRS可以探测出以上物质的含量,通过计算即可早期发现海马硬化。MRS和MRI分别从不用角度反映海马硬化的特点,互相补充,提高海马硬化的诊断敏感性。
2、 脑磁图(magnetoenophalography,MEG)
生物和人体的磁场强度是相当微弱的,脑磁场的强度大约仅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的一亿分之一,这样微弱的磁场淹没在地磁和环境磁噪声中很难测出。MEG于198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为无创伤性检查。头皮EEG只能反映头颅表面的电现象,并需要选定一个位置做参考点,而MEG是一种绝对的测量值,测量的是细胞内轴向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另外颅骨对脑磁场是透明的,磁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较小,MEG可以提高对癫痫样活动的定位能力。Sutherling[8]等应用MEG与头皮EEG或ECoG共同对致痫灶进行定位分析,明显提高确诊率。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