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除了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之外,一些病人对“如何治疗糖尿病”的理解和做法上还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血糖升高只需服药
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只服药不控制饮食不利于病情,并造成血糖波动。
误区二:高血糖拒服药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纯饮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达到血糖满意控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仅仅为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对那些单纯饮食控制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误区三:拒绝胰岛素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降血糖最好的武器。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存在诸多偏见,甚至认为胰岛素注射后会成瘾,拒绝胰岛素,丧失了治疗时机,延误病情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由于以前医学界曾将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因此许多患者认为2型糖尿病不应该注射胰岛素。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使用胰岛素一段时期后,消除了高葡萄糖毒性;可以让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早期患者还可能重新唤起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这时改用口服降糖药依然有效。
误区四:药物频繁换,随意联合用
不同类型药物的降糖机制不同,合用可起到药效互补的作用,从而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更大的降糖作用,应该接受专科医师的建议及指导,有些降血糖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用药后常常要观察一段时间,频繁换药难以达到药物的最大降糖效果。对已得到较好控制的患者,降糖药更不要任意改动,否则会造成血糖波动。
误区五:血糖控制马上停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此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维持,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但许多患者往往看到自己的血糖达到正常后马上就放松了饮食控制,甚至停药,又出现病情反弹。
误区六:糖尿病只需要降血糖
糖尿病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进行综合管理。糖尿病治疗近期目标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治出现急性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因此治疗也包括调脂、降压、控制体重,有适应症还应该抗血小板治疗等综合性治疗策略。
误区七:血糖监测只看空腹
血糖监测不仅看空腹,也要注意餐后血糖,尤其在早期患者中,餐后血糖升高更明显,尤其是国人的饮食习惯,碳水化合物比率高更容易造成餐后血糖的波动。
专家表示,糖尿病有多种并发症和危害,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健康人群需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