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这个“甜蜜的烦恼”缠上你
我国1.4亿人患病,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时间:2021-11-1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37亿成年糖尿病患者,每5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糖尿病“盯”上、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而被截去某段肢体、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岁至7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从2000年的2000多万增长到2021年的1.4亿多,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为了“战胜糖尿病”,联合国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4亿

    “小糖人”越来越多

    说起糖尿病的危害,大家可能早有耳闻。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庞大,大多患者往往饱受并发症之苦,不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还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表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有近1.4亿,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2%。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老龄化的发展,糖尿病还有非常庞大的后备军人群。

    专家表示,一般来讲,老年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但近些年,随着饮食结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糖尿病逐步年轻化,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属名词。

    当代年轻人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着熬夜、久坐、饮食不规律的生活,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的成因。

    除此之外,现在儿童营养丰富,但户外活动量较少,加上学习压力很大,“小胖墩”越来越多,导致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而相比之下,比糖尿病更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

    肖新华介绍,糖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能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需要汽油一样。但如果有过多的糖,且长期存在,身体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称为糖毒性。

    根据今年发布的“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要点介绍,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

    “甜蜜的烦恼”从何而来

    主要是糖和主食吃太多

    糖尿病是一个和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的疾病,患病原因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专家表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相对清楚。

    除了年龄、遗传等不可控的因素,日常生活中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肖新华提醒,对糖尿病的病因,除了糖或主食吃太多,还应注意的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类食物吃太多也会导致总热卡摄入过多。

    但如果盲目减少或不吃主食,会使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进而造成营养不均衡。

    此外,肖新华表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一样,需要各种营养成分,食物要多样化,日常许多食物都可以吃,但总量一定要控制。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市面上的“无糖”、“低糖”的食物都可以吃。需要注意的是,“无糖”的食物并不代表不会增加血糖,更不能够降糖。

    除了“三多一少”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但专家表示,现在具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患者非常少,大部分患者早期没有症状。

    那么,还有什么线索能够提示我们可能患有糖尿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呢?

    据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要点的介绍,年龄≥40岁、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具备任一因素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都应注意预防管理。

    肖新华表示,除此之外,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慢,皮肤瘙痒,肢体麻木,视觉模糊等症状,也要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

    值得警惕的是,个别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现出低血糖反应,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如何“逆转”糖尿病 请你“管住嘴、迈开腿”

    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所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

    肖新华表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目前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其简单来讲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专家提醒,应适度减少高热卡、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规律的锻炼和减重。4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及时干预。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坚持综合管理,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可以实现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此外,患者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切勿自行盲目减药或停药。“应用降糖药物后仍需坚持饮食和运动管理,否则降糖药物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李玉秀说。

    血糖正常人群,也要注重早期预防

    除了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健康管理,血糖正常人群也要注重早期预防,防止变成糖尿病前期。

    专家介绍,有一个概念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叫做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有5条诊断标准,即高血压、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低、血糖异常,其中3条达标就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没有血糖异常的人如果其他4条达标,就可看成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个体,需提高警惕。”专家提醒,其实只要有1条达标,就要引起注意。

    专家介绍,如果某人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己也存在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这部分人群如果已经是糖尿病前期,就要积极预防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维持健康的体重、血压等指标,这样,患病的可能性就可以大幅下降。

    控糖不应等于“恐糖”。糖分是人体获取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如果完全不摄取糖分,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脱发、产生皱纹以及情绪低落,甚至伤害到神经系统。一些人控糖过度,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走向极端会发生低血糖。甚至有的人为了变瘦拼命控制饮食,最后导致厌食症。

    专家提醒,科学控糖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需要控制总能量摄入,加强身体锻炼,如此才能消耗多余脂肪,提高基础代谢率。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央视、科普中国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预防“糖足” 穿合适的鞋子很关键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无相关信息
    健康知识

    健康图文信息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消费新选择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