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9-23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从湖北襄樊女企业家停止捐助5名“不感恩”贫困大学生事件中,我们看到受捐者的不感恩和捐助的“索谢”,以及舆论对此事喋喋不休的争议和交锋,杂文家鄢烈山先生在某报撰文认为,这暴露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病态,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互相猜疑互相防范。人变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宽容。相当多数人都怀有一种“受害者心理”――好一个“受害者心理”,这个角度的观察是敏感和睿智的,抓住了当下中国社会心态的一大基本特征:相当多数人看待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讨论时,都站在受害者立场带着一种“受害”情绪,当下舆论的对抗、偏激、苛刻、冲突大多源于此。
“受害者心态”不是一个抽象的词,你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弥漫于网络跟帖中,夹杂在街头巷尾的闲聊中,深嵌在许多新闻事件中,甚至就隐藏在你的潜意识中。
一场考试或考核,无论程序多么公平、制度多么规范,落选者总会以“必有黑幕”的受害心态,来看待这场考试,感觉其后必有一双罪恶的双手在操纵着一切,而且这种猜疑总能赢得舆论共鸣。一项政府新政或改革,即使平衡了各方利益、照顾到了弱者利益,舆论总会站在受害者立场来苛责这项改革,臆想着存在一个剥夺利益者。在有关穷人富人的舆论争议中,这种心态表现得更明显,没有多少是非原则的认知,充斥着受害者的情绪发泄,网友用最极端的语言指向那些他们眼中的“施害者”。
受害者心态不仅存在底层身上,而似乎是一个普遍心态,不少掌握着一定资源、相对强势的阶层也有这种心态。对国内顶尖富豪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富豪认为,财富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感觉自身是仇富舆论的受害者。公务员心理压力很大,杭州一个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中有心理问题的占近17%;常有民企老总抱怨压力大,白领更是抱怨成为“过劳模”,医生更是抱怨后代没几个会继续当医生。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失衡,这应该是受害者心态普遍化的第一个原因,有人是因为处于真实的利益受损境地而有受害心态,比如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有人是因为遭遇舆论敌视而感到受害,比如富人和医生群体;大家似乎都在断裂的舆论语境中互相伤害。第二是社会存在着一种垄断着各种资源的权贵阶层,权力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制度很多时候对他们形同虚设。社会存在着这种“通吃性”的超强势群体,没有人会有安全的感觉,从民企老总到高级白领,再风光的阶层也会感觉自己是弱者。最后源于制度的不规范,制度最大的功能在于能给人以稳定的利益预期,而我们当下的不少制度还不规范,透明性、法治化、规范性程度较低,公众难以有稳定的利益预期,不信任和猜疑之心自然横行。
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受益的社会才会是健康和理性的,普遍的受益感才能让人们之间充满信任,才能让人们看问题时更有宽容之心,才能使人们带着一种寻求共识的平和心态讨论问题。而一个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受损、受害的社会则完全相反。
首先,正如鄢烈山所言,人与人之间会变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宽容。人人都是“受害者”,哪里还会有宽容和平和,自然会带着一种“他人即是地狱”的对抗心态去看待他人行为――在言语上,表现为网络空间中愈演愈烈的话语暴力。在舆情上,表现为舆论空间争议性、交锋性话题越来越多,人人“得点小理便毫不饶人”。在行为上,表现为暴力冲突的增多,强烈受迫害意识下的暴力会比一般暴力强得多。在这种刻薄的舆论喧哗中,大家带着一种对立情绪互相讨伐,不是想着寻求共识而是想着互相伤害,结果形成莫大的舆论内耗。人人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发动攻击,冲突越来越剧烈、侵害越来越理直气壮。
然后是舆论失去理性,没有了多少是非感,更多是一种站在受害者角度的道德优势。宝马车撞人了,会首先被解读成为富不仁的富人炫富作恶;穷人即便做错了事,也会赢得同情,富裕成为一种舆论原罪――不少人不是以是非看问题,而是带着强烈的阶层对立色彩和“站队意识”:我们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我们要团结起来向那些“施害者”抗争。
受害者心态弥漫,也使人习惯性地拒绝反省自身的责任,总感觉自身很无辜,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不少问题上我们多数人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施害者,但习惯了受害者心态后,公众常常会放弃对自身的反省。比如环境保护,许多问题缘于大多数平庸的人那些庸常的恶――从随地吐痰到随手倾倒垃圾,从使用塑料袋到私车废气,从乱砍滥伐到频繁使用空调,可我们谈环境污染时,只会倾向于把自己当做受害者,而故意忽略自己的责任。再比如反腐败,人人都在“喊打”,可一旦自己有了机会,“照腐不误”。
受害者心态使得责任与义务缺失,规范和秩序失衡,体谅和宽容也随之变得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