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养生的理论与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

时间:2009-07-1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所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指要利用各种自然条件为人类自身服务,而不仅仅是要“顺时养生”。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要适应自然,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正如《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内经灵枢·正版》里也说:“人者,天地之镇也”,这些论述都指出了在世间一切物质中,只有人类最为宝贵,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道教名著《抱朴子内篇·黄白》里提出了中国古代养生史上一个最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天”,从而强调了生命之存在、年寿之长短,不完全取决于天命,还取决于自身,即首先要使人体正气充沛。

正气,其实质就是真气,由于肾气是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生、长、壮、老、死的全部过程,又是机体抗病能力的源泉,因而中医养生学把充实真气、维护肾气作为养生的根本原则。如《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淡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以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养生措施,都是为了充实真气、维护肾气,从而提高机体自我调节的机能和抗病能力、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学虽然也提出养生要外避虚邪的侵袭,但毕竟是次要的,而且“避虚邪以安其正”(《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是为了维护正气,以免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关于这一点。《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里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本段原文所指出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理论,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外感病的发病机理是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指出了人体只要正气充盛,外邪就无从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原文的“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说明了外来邪气只有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才能乘虚侵袭人体而致病。因此,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外来邪气只是构成疾病的条件,这就是祖国医学一再强调的内因为主的发病学理论。因此,中医养生学特别注重培补人体正气,因为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然,尽管疾病的发生以内因为主,但也并不否定外邪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中医所说的疫疠邪气,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在疫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预防疾病,除了充实正气外,还要注意“避其毒气”。

上述思想,在《黄帝内经》其他篇章中也还有不少论述,如《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意思是说,尽管风邪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始因,但是只要人的神志安静而无妄念,则腠理周密,虽有很厉害的邪气侵犯,也不能为害,这是因为人体阳气能循着时序变化以御外的原故。

既然正气这样重要,那么,又怎样培补人体正气呢?

第一,要注意协调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概念,它原属于我国古代的哲学范畴,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每种状态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组成形式的概括。所谓阳,一般是指活动的、上升的、明显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所谓阴,一般地是指沉静的、下降的、隐晦的、退行性的、机能衰减的,或属于器质方面的。举例说“天为阳,地为阴”,因为天在上而清故属阳,地在下而浊故属阴;又比如”水为阴、火为阳”,因为水性寒而下走,故属阴;火炎热而上炎故属阳。

所谓协调阴阳,就是要使阴阳平衡、稳定,其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问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其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关于这一点,在《黄帝内经》里早就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平,和也;秘,密也;平秘,即平和协调的意思;精神乃治,就是精神活动正常。离决,分离决绝。阴阳的协调破坏,到了分离决绝的地步,则精气竭绝,生命终结。本句的意思是,只有阴阳和平固密,精神才能活而不乱,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也就竭绝了。这句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说明调和阴阳在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养生来说,就是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内外协调平衡。怎样使阴阳协调平衡呢?

一是要阴盛、阳盛、泻其偏盛;阴虚、阳虚,补其偏衰。

中医认为,阴盛、阳盛,皆为邪实之象,宜泻其偏盛,若阳邪偏盛为实热症,表现为大热、大渴、大汗出,宜用“热者寒之”以清泻有余之阳热;阴盛为阴寒偏盛,为实寒症,宜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有余之阴寒。而阴阳偏衰,主要包括阴虚和阳虚,皆为正虚之象,宜补其偏衰。阴虚、阳虚的形成是阴精阳气化生不足或消耗过度所致的阴阳于虚症。阴虚可以概括为“精亏”、“血虚”、“津伤”等症;阳虚可以概括为“气虚”、“气陷”等症;阴虚、阳虚采取“不足则补”的方法,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

二是要交替运动平衡法。

即使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内部或生理功能之间交替进行锻炼以克服偏用偏废,达到自身协调平衡的健身运动方式。如脑力劳动者,应参加一些体力劳动,这样既可保持脑力旺盛不衰,又可使体力增加,这就是“体脑交替”平衡法。又如“动静交替”,是说人们既要经常参加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又要注意“静养”,因为“静以养神”。总之,动静不可偏废,应动静结合。如《类经附翼·医易》里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二是要健脾养肾。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保养正气,首先要健脾养肾。

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若脾胃虚衰,功能异常,供给减少或过多,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所以,《黄帝内经》里说:“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说明人的衰老是先从阳明经脉开始的,其原因是因为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人的衰老首先表现在气血供应的不足上。

古语有道:“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吃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人若少进饮食或不进饮食就会造成精气乏竭,势必影响机体健康,甚至酿成生命活动的终止。而少进或不进饮食的关键,又在于是否有胃气。故古代医学家特别强调“胃气”的重要性,正如《中脏经》里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胃气绝、五日死”。因此,要使人体正气充实,必须经常注意培补人体的脾胃之气。

由前所述,由于肾气是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气实质就是真气,所以要增强人体正气,必须补益肾气。

在《黄帝内经》里,曾以男子八岁为一阶段,以女子七岁为一阶段,分别论述了人的生长壮老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可以看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主要是因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又为一身阳气之根,它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若肾气充实,人就处在生机勃勃的的青少年时期,肾气虚衰,人就变老,甚至未到老年便老态龙钟了,证见精神萎靡、头昏耳鸣、腰膝疼痛、尿急尿频,甚至失禁或隆闭等。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第二点,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我服务,即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服务。事实证明,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能够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适合于生存。《吕氏春秋·尽数》里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说明气候条件对于人类的影响,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因此,人们要利用有利的气象因素增强体质,恢复健康,避免不利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代著名医家秦伯未就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他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减轻,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床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又如血虚肝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产生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状。这种症状的发生和气候息息相关,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

长期居住在人口稠密、交通繁杂的城市里,人人都期望有一个安静、舒适、优美、洁净的环境,以保障正常工作,健康而愉快地生活。在这方面,环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四时养生的理论与原则—人以天地之气生
  • 下一篇:四时养生的理论与原则
  • 无相关信息
    健康知识

    健康图文信息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消费新选择
    红云制药携手分众,打造“消积食,顺胃气”